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校园新闻 · 正文
云南艺术学院《非遗理论专题讲座》系列之二

发布时间:2021-07-11 19:49

 

《非遗保护传承在当下》

授课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刘魁立 教授

2021年7月6日下午四点,由我校主办的《非遗理论专题讲座》在设计学院202室进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教授做了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在当下》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云南艺术学院副院长陈劲松教授主持,参加非遗研培的20名学员与校内外相关专业师生全程聆听了讲座。

刘魁立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中国民间文艺学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建设,并积极参与和推进中外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学术交流,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先后出版过《刘魁立民俗学论集》《民间叙事生命树》《民俗学:概念、范围、方法》《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著作。

此次讲座刘魁立教授阐释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讲述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历程,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工作亟需关注的问题。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入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保持自身的活态性和真实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亦需要保持非遗自身所承载的民族性、地域性等文脉基因。刘魁立教授详细解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关系,他认为作为中国人,我们生来就有两种属性,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一个指向“地方性”,一个指向“情感性”。从中国人的“爱国”表达中,“国”即是地方,“爱”即是情感。刘魁立教授还讲述了从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从最初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的申报到现在中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如火如荼,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还有很多。如何在新时代做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我们任重道远。最后,刘魁立教授提到对非遗的解构,其中蕴含的物质和非物质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区分,其区别在于共享性、流变性和主体性方面表现出的差异,非遗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关联对于我们重新定位非遗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要关注非遗的当代性、整体性和创造性,他指出非遗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在不断进步,生活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应该满足时代需求,推动非遗迈向更好的明天。

图3学员们认真聆听刘教授讲课 图片拍摄:沈然

图4陈劲松教授做讲座总结 图片拍摄:沈然

整场讲座持续将近两个小时,最后陈劲松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说,通过刘魁立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解开了学员对当下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诸多疑惑,更加明确了传承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刘魁立教授本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后辈们应抱有责任意识,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薪火相传。

 

图文:蒋彬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