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开展“全民反诈,你我同行”主题系列安全教育讲座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4

为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网络安全素养,有效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保卫处联合呈贡公安分局,在各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分9场对我校2025级全体新生开展了以“全民反诈,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民警进行授课,聚焦当前高发的网络诈骗及违法活动,结合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常见的典型诈骗类型及应对方法。

一是网络裸聊陷阱。民警指出,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诱导学生进行裸聊,并偷录视频进行敲诈勒索。提醒广大新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坚决抵制低俗诱惑,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更不可在视频中暴露个人隐私。

二是网络招嫖是违法活动。讲座强调,网络招不仅易落入诈骗圈套,更属于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个人声誉并可能触犯法律。教育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洁身自好,远离非法活动。

三是网络贷款与代办信用卡诈骗。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消费攀比心理,诈骗分子以“低息贷款”“快速放款”为诱饵,诱导学生落入高额手续费、虚假征信修复等陷阱。提醒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确有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

四是冒充领导或熟人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盗取账号或伪装身份,以“紧急用钱”“帮忙转账”等理由实施诈骗。讲座强调,遇到此类情况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身份,切勿轻易转账。

五是虚假购物与服务类诈骗。不法分子在网购平台发布虚假商品信息,或以“代购”“兼职刷单”为名骗取钱财。提醒学生选择正规购物平台,不轻信“低价促销”,警惕“先付款后发货”等异常交易。

六是“杀猪盘”情感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婚恋交友平台建立感情关系,逐步诱导受害者进行虚假投资或赌博,最终卷款消失。讲座通过真实案例揭示其“情感铺垫一诱导投资一无法提现”的作案模式,警示学生在网络交友中保持清醒。

七是重点讲解了“冒充公检法”诈骗的特征:强调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或提供银行卡信息,要求学生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最后,民警结合“断卡行动”,向学生普及了出租、出借、出售个人银行卡、手机卡、电话卡的严重法律后果,明确指出此类行为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醒学生妥善保管个人信息,杜绝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工具人”。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现场气氛严肃而专注,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网络空间的风险与责任,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安全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全体师生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艺术追求保驾护航,为构建平安校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金灿

图:李斯智

一审一校:李黎明

二审二校:白志赛

三审三校:严正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