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师生创作的《澜湄之歌》《聂耳》《西南联大——国之脊梁》《西南联大——梁思成、林徽因的家人与友人》四件雕塑作品,在鲁迅美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巡展项目《国之大者——中国当代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手稿巡展》中,完成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空港新区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巡回展览后,正式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在创作过程中,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积极发挥校本资源优势赋能主题美术创作。师生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讲好云南“五个故事”主题,注重将美术创作题材、主题思想与思政课程理论相结合,深入挖掘历史事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人物形象塑造与新时期人文精神相统一,实现美术创作全程育人、全要素育人格局。
在教学过程中,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秉承“继承传统、融会中西、发展创新”的教学理念,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讲授,不断完善现实主义雕塑教学的同时,注重吸收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民族地区特色并突出区位优势。雕塑教学与科技发展同步,以“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拓展雕塑数字化研究与新材料新技能的应用转换,形成艺术+思政+科技的区域性民族艺术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创作、服务社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雕塑专业师生先后举办《讲好云南“五个故事”主题雕塑创作作品展》,雕塑作品入选《云南讲好“五个故事”美术书法作品展》等大型主题性美术作品展览,《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以《怎么讲好云南“五个故事”?他们用雕塑来回答》予以报道。此次雕塑作品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不仅是对云南艺术学院师生艺术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学校“思创融合”教学成果的高度肯定。


张仲夏《澜湄之歌》


刘其琛《聂耳》


王庄《西南联大——国之脊梁》指导教师:张仲夏


唐礼《西南联大——梁思成、林徽因的家人与友人》
指导教师:张仲夏
图文:张仲夏
一审:张仲夏
二审:曹悦
三审: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