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族形象·2025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人物画教学研讨会”在昆明圆满落幕,一场更为生动、深入的学术实践——“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走进丘北普者黑”写生采风活动随即展开。受丘北县人民政府邀请,与会嘉宾代表和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部分师生从昆明出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深度写生与文化交流。这不仅是一次艺术之旅,更是一次将学术思考深扎于生活沃土的真切践行。
丘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北部。属于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范畴,主要聚居有汉族、壮族、苗族、彝族、回族、白族、瑶族7个民族。

彝族非遗刺绣展示

普者黑景区写生现场
从理论到田野:笔墨当扎根大地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本次“民族形象”研讨会上关于中国人物画时代使命、民族精神表达的深刻探讨,在丘北的青山绿水间找到了最鲜活的注脚。当师生们走出课堂与展厅,置身于菜花菁的静谧、仙人洞村的烟火气、石别村的质朴之中时,艺术的焦点从理论思辨精准投向了鲜活生动的个体。画笔之下,不再是概念化的民族符号,而是在这片土地上劳作、歌唱、生活的具体的人。这种“在场”的描绘,是实现从“风情再现”到“精神塑造”升华的关键一步,真正回应了“笔墨当扎根大地”的呼唤。

专家赴丘北县温浏乡壮族古村落石别村考察

石别村写生现场
深入生活现场:画笔下的温度与友谊
在普者黑写生实践基地简朴而热情的欢迎仪式后,师生们迅速投入到创作状态中。写生点位上,艺术家们不仅用眼睛观察,更用心交流,在与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亲切互动中,感受他们的日常劳作生活,理解他们的文化内核。这种零距离的接触,让写生超越了简单的技法练习,成为一次真诚的情感碰撞与文化体验。大家收获的不仅是大量充满生命张力的写生佳作,更是一份份真挚的友情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深化教学实践:为艺术教育注入民族元素新活力
此次大规模、高水平的写生交流,是民族题材人物画教学的一次极具价值的实践探索。它打破了院校壁垒,促进了各艺术院校之间在创作理念、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上的直接对话与经验共享。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人物画教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资源和语境。写生活动期间云南艺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三所院校在普者黑写生实践基地举行了挂牌仪式。通过这次活动,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唯有“深扎”下去,让艺术创作与人民的情感、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才能避免概念化、表面化,才能真正把握住民族形象的精神内核。为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深厚的民族文化和鲜活的学术动力。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写生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写生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写生基地挂牌仪式
扎根生活,描绘新时代的民族气象
本次丘北普者黑写生之行,成功地将研讨会的学术成果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实践。它再次证明,云南不仅是绝佳的自然风光写生基地,更是人物画创作,特别是民族题材创作的丰厚沃土。一代代艺术工作者唯有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画笔深深扎进生活的土壤,让笔墨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才能清晰地描绘出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时代精神风貌,用饱含深情的作品激发观者最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共同铸就中华民族时代画卷的新篇章。
特邀专家写生作品



何家英


孙景波

陈孟昕


王颖生


李传真


王晓辉


党震


高毅
部分院校教师作品


上海美术学院 白璎


上海美术学院 范墨


中国艺术研究院 何梦琼


吉林艺术学院 崔荣芳


广西艺术学院 黎小强


广西艺术学院 康强


广西艺术学院 白丽丽


中国人民大学 王水清

中国人民大学 曹兵

中国人民大学 赵紫嫣


北京服装学院 贾宝峰


北京服装学院 黄欢

山东艺术学院 姜康健


山东艺术学院 李兴

浙江师范大学 张敏


浙江师范大学 寇凌燕


山西师范大学 杨耀华


西南大学 陈建华

云南艺术学院 杨亦舒

云南艺术学院 杨旭


云南师范大学 王征


云南大学 屠潇
图文:杨亦舒
一审:徐中宏
二审:何君、张炜
三审:刘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