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之五】 刘凡教授解析中华传统图像在墨西哥民间艺术的传播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03

2025年10月29日下午,艺术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第五场在公共教学楼B101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特邀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凡教授担任主讲人,以“从吉祥图案到经典符号:中华传统图像在墨西哥民间艺术中的生产与传播” 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国际视野的知识分享。艺术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婉婷主持本场讲座。

刘凡教授以16-19世纪银丝贸易中的中国瓷器交易为切入点,结合哥伦布、麦哲伦海上航行路线,梳理了16世纪中国与西班牙、墨西哥、菲律宾的贸易关系,指出中国瓷器对墨西哥的影响以西班牙殖民与贸易为基础。彼时墨西哥陶工借鉴中国美学,既拉开与欧洲大都市的文化距离,也证明殖民地可自主生产奢侈品,无需依赖西班牙。刘凡教授提到,中国瓷器经马尼拉大帆船长途运输至墨西哥,成本高昂,成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象征。新西班牙(墨西哥旧称)精英阶层需借物质文化与礼仪彰显荣誉、威望,而瓷器代表的 “与遥远东方的联结” 及高价属性,使其成为少数人可拥有的身份标识。

通过瓷器纹样案例对比,刘凡教授阐释中华传统图像的生产与再生产:墨西哥 Talavera 陶瓷经典图案,是当地低阶层人群文化记忆形成的“内在心理”,与西班牙裔行会纹样规定的“外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传承与当代影响,她提出“全球语境下地方事件意义升级”观点,即中国瓷器跨太平洋贸易的流转,是全球物质力量与地方历史、突发事件交互的过程,地方历史纳入全球框架后便具全球意义。以墨西哥普埃布拉陶器为例,其装饰融合多元文化,但中国元素影响深远,凤凰、燕子、鹤形鸟纹及点状图案至今仍是墨西哥陶瓷核心元素。

讲座尾声,艺术管理学院傅永寿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表示,刘凡教授关于中国瓷器图像在墨西哥民间艺术中的生产与传播的研究,能够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带来丰富启示,同学们需在艺术、文化、社会、历史多语境中发现问题,跨文化图像传播案例也为非遗“活态传承”与“国际化”提供参考。

本场讲座展现了学院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实力的努力,有效拓展了师生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热情。未来学院将持续引进前沿学术资源,深化相关专业学科内涵,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支撑。





图文:赵  颖

初审:吴婉婷

复审:吕贵彬

终审:骆  圆